八月热搜TOP.1:翰熙典居售楼处电话→翰熙典居首页热搜24小时电话→最新房价→楼盘百科详情→营销中心最新发布@售楼处中心2025.8.9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开发商营销中心诚挚邀请,一键预约,尊享内部独家折扣!匠心独运的精品项目,恭候您的品鉴与选择。
太子湾瑞玺营销中心售楼处24小时电话:400-8360-061(中介勿扰)现场详细解答丨项目介绍丨户型图丨在售房源丨特价房丨学校丨交通位置丨样板房丨小区图片丨交房时间丨周边配套丨
占地面积」:约4.1万㎡
「建筑面积」:约51万㎡
「楼栋」:10栋
「楼层高度」:53-55F
「容积率」:8.62
「车位比」:1:0.86
「梯户比」:3梯5户
「物业费」:6.5元/㎡
「交楼时间」:预计2027年6月份
最新户型面积图
对接
01.产品分析
翰熙典居,位于深圳南山粤海街道腾讯总部旁,前身为“桂庙新村旧改项目”。
项目总建面约37万㎡,建成后将成为集住宅、商业、办公及酒店为一体的大型综合项目,能为片区供应含保障房在内近25万㎡住宅。
2023年2月,桂庙新村旧改正式开拆。同年5月发布实施主体确认公示,内容显示其补偿方式为产权置换和货币补偿相结合,已完成100%签约;项目实施主体拟确认为深圳市贯凯投资有限公司,隶属于深圳市阳光华艺房地产有限公司。
阳光华艺房地产公司已深耕深圳23年,主营房地产开发,旗下有建筑施工企业、物业管理公司、酒店经营管理公司等,运营有自有品牌酒店,已经成功开发了阳光华艺大厦、南山城市花园、流塘阳光花园、阳光海滨花园等多个旧改楼盘,在行业内颇有名气。
2023年9月,项目终于开始动工,工程造价7200万元。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度来看,项目已出地面15层左右,相信很快就能和大家见面。
翰熙典居总占地70224㎡(相当于1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定位是打造集居住、商业、办公、酒店及公共配套设施为一体的综合社区。
项目开发建设用地41660㎡,容积率8.9,计容建筑面积369100㎡,包含住宅249950㎡(含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32500㎡),商业、办公及旅馆业建筑106530㎡(含商业文化设施不低于5330㎡)。
另外,项目还有规划近12620㎡的公共配套设施、3200㎡ 的12班幼儿园、占地面2900㎡公交首末站等,并配建占地面积1500㎡的社区体育活动场地。
项目总投资83.56亿元,共分三期开发,除去保障性住房和回迁房,总共可售714套商品房。
本期先推出的是02 地块,01地块规划总建面约17万㎡(住宅建面约8.9万㎡,商业建面约3.2万),容积率达9.0。由2栋(1栋1、2单元)53层、1栋(1栋3单元)43层的超高层塔楼和1栋幼儿园组成。
项目总规划1038套,其中保障房612套、回迁179套、可售商品房247套。规划停车位834个,车位比为1:0.83,车位略紧张。
另外,02地块,在白石路一侧,规划总建面约16万㎡,容积率9.32。规划住宅建面约8.37万㎡、商业建面约1万㎡,办公面积约1.7㎡。
项目由4栋超高层塔楼组成,其中2栋2单元为26层的办公楼,2栋1、3、4单元分别为54、51、53层的住宅楼。住宅套数共872套(回迁544套+可售328套),提供停车位747个。
03地块,在白石路一侧,规划总建面约17万㎡,容积率11.19。规划住宅建面约7.65万㎡,商业建面约1.5万㎡,办公面积约0.6万㎡,酒店约1.9万㎡。
项目规划1120套(回迁981套+可售139套),停车数1019个,由3栋超高层塔楼组成,其中3栋1、2单元分布为52、53层的住宅产品,3栋3单元为35层的办公+酒店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项目的西侧会配建一所小学,目前尚未开始动工。网传未来引进的学校或许是深大附属的小学。
02.地段配套分析
翰熙典居项目坐落于“深圳最牛街道”——粤海街道,一侧是深圳大学,另一侧是大厂云集的南山科技园,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要知道,粤海街道被誉为“中国的硅谷”,走出了华为、腾讯、大疆等一大批著名企业,传说曾凭一己之力抗住了贸易战,于2020年开始火出圈。
年轻的90后——粤海街道,到底有多厉害?
粤海街道办成立于1991年,至今才“32岁”。面积约20.99平方千米,占深圳不到0.6%的面积,开车绕一圈10多分钟即可逛完。
但这样的“小身板”却创造约超过4000亿的GDP,这个规模甚至超过了一些省份的GDP总量,综合排名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人均GDP约为6.32万美元,排名世界第十二,是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10倍。
粤海街道的心脏,是深圳科技园,也称为深圳高新区(南山园区)。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科创担当,例如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张江高科技园,而在深圳,它是南山科技园。
片区内坐拥13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5万亿。这里各种科技公司俯拾皆是,不仅有腾讯、百度、大疆、迈瑞、大族激光、金蝶软件等国内著名科技公司,很多国外科技公司如苹果、微软、高通也将其办事处或者研发中心设置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粤海街道还拥有深圳大学等高等学府,为区域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支持。同时,街道内还设有多个创新平台、孵化器和加速器,为初创企业和创新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这样的一个“寸土寸金”的顶级产业片区,注定宅地供应稀缺,基本靠旧改实现供应。
在过去的10年期间,片区内仅有由大冲村旧改而来的华润城二期入市(开盘便售罄),均价高达13万/㎡,已时隔2年。
目前片区有最新动工进展的是桂庙新村城市更新项目翰熙典居,可售商品房套数仅714套,势必成为2025年南山区网红盘。
下面我们看看项目周边配套如何。
项目所在的桂庙新村虽是城中村,但地段和各方面配套都非常不错!
在交通配套方面,项目距离9号线/15号线(在建中)交汇处——深大南站不到300米,地铁出行十分便利。
其中,地铁15号线是深圳首条环线轨道,起终点均为前海站,极速串联起前海、宝中、大铲湾、“腾讯科技岛(在建中)”、南山科技园、后海总部基地、留仙洞总部基地等高端产业密集区,是深圳最具有价值的一个圈。
此外,自驾出行也很方便。项目临近南海大道、滨海大道,去往深超总部基地、前海自贸区、宝中等西部核心区域仅要20分钟内。
在商业配套方面, 项目自带约5000㎡的商业规划。2公里范围内有海岸城、茂业百货、海雅百货等大型商超,日常购物娱乐皆能满足。
在教育配套方面, 根据2024年南山学区划分,项目对口学校是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学府一小和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学府中学。根据坊间学校排名,两所学校均属于第二梯队。 (具体入学以当年教育局公布为准)
学府中学成立于 2003 年,是南二外教育集团目前孵化的成员学校当中,综合实力仅次于南二外海德初中部的存在。学校现有 50 个教学班,2400 余名学生和 201 名教职员工,师资力量雄厚 。
学府一小地处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2001年建校,近年来刚刚扩建完成,扩建后学校环境、设施都进行升级,配备了未来教室、创客实验室等多种功能教室,生源主要覆盖深大周边,是学府中学的主要生源地小学。
在文体休闲方面, 3公里范围内汇聚文心公园、南山书城,荷兰花卉小镇、南头古城、荔香公园、深圳人才公园等,各种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
2025年8月,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标志性事件:广州市政府正式发布《广州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政策,并同步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广州此前局部松绑的全面确认,更成为四大一线城市中首个彻底退出行政干预房地产市场的城市,释放出强烈的政策转向信号。
政策核心:从“限制性”到“市场化”的彻底转身
根据方案,广州将全面取消购房资格限制(限购)、取消新房及二手房交易年限限制(限售)、取消新房价格备案指导(限价),同时通过降低首付比例(首套15%、二套25%)和房贷利率(首套商贷利率3%)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值得注意的是,广州早在2024年已分阶段取消限购和限售,但此次将“三限”政策合并官宣,标志着政策松绑从“渐进式调整”转向“系统性重构”。
政策背景:市场承压与政策工具箱的再平衡
当前房地产市场仍面临需求疲软、库存高企的困境。尽管2024年广州已通过“以旧换新”“公积金优化”等政策刺激市场,但核心区域与非核心区域分化明显,部分远郊楼盘去化周期超过30个月。此次全面取消“三限”,旨在通过彻底的市场化手段激活潜在需求,尤其是吸引新市民和改善型群体入场。此外,政策配套推进城中村改造(计划投资1000亿元)和专项借款收购存量房作为安置房,既消化库存,又加速城市更新进程。
专家解读:信号意义大于短期刺激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广州政策并非“全新突破”,而是对既有措施的官方确认与强化,核心目的是向市场传递“松绑到底”的决心。例如,取消限价后,开发商可自主定价,但需备案价格,官方不再干预,这为房企灵活应对市场提供了空间。中指研究院则分析,首付比例和利率的“进一步降低”需结合银行承受能力,未来或通过公积金政策优化(如提高贷款额度、放宽提取条件)间接降低购房成本。
市场影响:一线城市松绑的连锁反应
广州的“破冰”或将引发北上深的跟进。深圳已于2025年6月提出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上海则通过“以旧换新”政策刺激需求,政策松绑趋势已现端倪。若四大一线城市全面取消限购,将重塑市场预期:核心城市房价有望企稳,土地市场或迎来回暖,同时倒逼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的地方政府加速转型。
争议与挑战:政策效果待观察
尽管政策力度空前,但市场分歧依然存在。部分观点认为,当前居民收入预期偏弱、就业压力未消,单纯取消限购难以扭转需求疲软;此外,核心城市若出现房价反弹,可能加剧社会公平争议。对此,专家建议需同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税收制度改革等长效机制,避免政策松绑演变为短期投机狂欢。
结语
广州的“三限”全面取消,是中国房地产调控从“防过热”转向“防过冷”的关键一步。这一政策既是对市场规律的回归,也是对经济稳增长诉求的回应。未来,如何平衡市场活力与风险防控,将是考验政策定力的核心命题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