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源天河源筑(售楼处)首页网-2025-世纪金源天河源筑营销中心(售楼处中心)欢迎您-周边环境-户型-价格-地址-楼盘详情-户型配套-售楼处电话-容积率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世纪金源·天河源筑,独享“商脉、文脉”资源
天河源筑位于东莞庄,号称天河北后花园,占位“环五山”创新策源区,距离珠城仅约4.5km,市中心核心的地段,已经足以令项目从一众新盘中脱颖而出。论规划,环五山创新策源区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关乎广州的下一个十年发展。
论产业,这里有广州最密集200+米超高层建筑,最密集的总部集聚(120家)...产业浓度很高,片区周边汇聚纳税过亿楼宇71栋,占全市59%,其中10亿元楼宇17栋,产业实力强悍。论商业,项目5km范围内有珠城、天河北2大商圈,有包括太古汇、东方宝泰、天河城等超10个顶级商场环绕,配套成熟度肉眼可见。论教育,广州6所双一流的大学,其中就有4所扎堆在这里,分别为华工、华农、暨大、华师,堪称学术殿
凭借市中心核心地段+醇熟配套+产学研的超级组合,项目对市场已经具备天然吸引力,再加上现在的户型跟上了新时代,使用率达到了105%,对比之前的户型又更有优势了。
开发商:世纪金源
占地面积:79000平方
建筑面积:450000平方
总户数:3250户
绿化率:31%
容积率:4.71
车位数:3292
物业费:5.18元
项目约45万m²大体量,涵盖住宅、主题园林、下沉式水景、幼儿园及九年一贯制学校、精品市场等
【世纪金源——“造城专家”】
- 世纪金源成立于 1991 年,是一家综合性跨行业的国际企业集团
- 企业坚持良性稳健发展,已形成四大主航道业务
- 其中地产开发板块已匠造15座大型城市综合体,被称为大盘开发者
如果自驾的话,这个位置来说,是很不错的。因为项目附近有华南快速干线和广园东快速干线、北环高速公路,而且距离珠江新城只有5公里左右,非上班高峰期开车大概20分钟,很近。
对于大家吐槽的家门口道路狭窄的问题,近期也是得到解决了!项目门口东莞庄路道路拓宽已经进入施工阶段,从双车道改为四车道,未来将大力缓解项目出行交通压力。叠加广州将外地车四开四停政策调整高峰路段限行,意味着以后业主上下班高峰出行更加畅达。
如果是依赖地铁出行的朋友,可能就没那么方便了,附近有这两个地铁口,3-6号线的交汇站--燕塘站和天河客运站,距离都差不多1.7公里,天河客运站地铁口可以在小区门口坐400路公交,公交车每天工作时间15-30分钟不停的接驳到地铁口和项目直接发车。
自建9班公立幼儿园、24班小学、12班中学,2024年8月底开学,是汇景实验学校,汇景实验学校属于天河第一梯队,可以让小朋友赢在起跑线上,小学中学就在小区门口,小朋友每天不用起的太早接送,可以有充足的睡眠迎接每一天的学习。
这个学校来头可不小,与原来的汇景实验中学本部属于“一校两区”的配置,同根同源,由本部直接管理,整体师资水平和教学实力不容小觑。2020年5月份华南师大附中与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签署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合作协议》,标志着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被正式纳入华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成为该集团成员校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考,汇景实验中学成绩喜人,高分段人数740分以上有48人,635分以上也有378人。天河区五山街道更是广州高知家庭的聚集地,辖区内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高达67.6%,华工、华师、华农、暨大等四大高校聚集,学府底蕴厚重,高学历人群在此聚集,,优质生源加持下,这所新开办学校未来的口碑和成绩可以提前预见。
项目约45万m²大体量,涵盖住宅、主题园林、下沉式水景、幼儿园及九年一贯制学校、精品市场等。周边5公里范围内含太古汇、天环、K11、IGC等,超10家顶级商场、五星级酒店举手可得
1.5公里内2所三甲医院: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都心之上,拥有约6万㎡野奢园林结合楚庭及羊城八景典故,打造“楚庭十景”主题园林
项目一期都是16/17层,小高层设计,三梯五户。4号楼和3号楼是去年的户型,使用率低一些也比较靠近路边。现在主要是卖1号楼和2号楼,今年新推出的户型,不靠近路边,比较安静,而且使用率105%。2号楼2025年底交楼,1号楼2026中旬交楼。
在售楼栋位置,平面图,户型如下:
下面是之前在售3-4栋的户型:
建面约93㎡
建面约107㎡
建面约140㎡
广州首个分户式七恒 为生活赋能 以无界科技理念打造健康共生社区,广州首个分户式七恒全屋气候系统的项目,一键开启智能生活。
免责声明:
本宣传资料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及所标尺寸等仅为本项目建设区域设计效果的表达和示意,为邀约邀请,不构成要约内容,相关内容不排除因政府相关规划、规定及其他原因而发生变化,一切有关房屋的具体信息以书面合同及政府最终。
①2025年城市更新政策出炉,中央财政将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予定额补助,西部地区最高可获12亿补助;
②这意味着,城市更新工作全面提速,将急难愁盼的公共设施短板补上,城市基础设施全面补短板后,将带动数万亿的市场投资和消费。
财联社4月8日(记者 李洁)作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与城市更新相关举措,传来重磅利好消息。
4月8日,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 通知明确,中央财政继续支持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推动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弱项,加强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向提振消费方面发力,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补助标准,中央财政将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予定额补助。
其中,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8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0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直辖市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资金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分年拨付到位。
“自2024年以来,中央财政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予定额补助。2025年再次补助,体现了财政对城市更新的重点保障。”中指院研究总监吴建钦向记者表示。
事实上,自2020年首次写入"十四五"规划后,城市更新从地方探索上升为中央层面重要举措。
“由于地方资金短缺,加上专项债资金平衡的硬性要求,以及地方各部门协作存在障碍,导致这项工作进展低于预期。”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告诉记者,基于老百姓急难愁盼的紧迫性,以及管网管廊存在风险隐患,加上十四五以来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新时期,这项工作迫切需要加快。
为打破这一困境,2024年成为城市更新行动一个重要转折点。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决定从2024年开始,中央财政采取创新方式方法,支持部分城市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即通过竞争性选拔,确定部分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特色突出的城市开展典型示范,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央财政对示范城市,给予定额补助。
分析人士指出,2025年最新政策在2024年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扩大示范城市范围、细化资金使用方向,并首次将机制建设纳入补助范围,旨在破解地方资金短缺、审批效率低下等瓶颈问题。
吴建钦指出,2025年政策补助标准延续区域差异化,但更聚焦老城区,补助标准额度未发生变化,继续体现了对中西部及超大特大城市的倾斜支持。从城市内部来看,2025年要求新增项目具体实施范围需集中在城市老城区。
同时,支持的重点领域进一步拓宽。2025年除继续重点支持地下管网更新、污水管网“厂网一体”建设,还加强了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向提振消费方面发力。
示范城市评选范围的扩大,也是2025年政策的一大亮点。2024年城市更新示范工作刚刚起步,评选范围相对较窄,首批仅15个示范城市,且优先覆盖超大特大城市及长江经济带沿线,2025年范围扩展至“大城市及以上城市”,评选不超过20个,新增黄河、珠江流域重点城市。
“与2024年相比,2025年城市更新补助政策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方向的拓展。2025年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城市更新的样板项目建设和机制建设2个方向,除样板项目,中央资金可用于项目储备和生成机制、资金安排和筹措机制、用地保障和审批机制三类机制建立过程中的相关支出。”吴建钦称。
根据此次通知工作部署,各地力争通过3年探索,推动城市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进一步提高,老旧片区宜居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