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众云山海公馆」售楼处丨金众云山海公馆首页网站-价格-电话-地铁-2025规划图-最新消息-楼盘详情-户型图@营销中心&售楼处电话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金众云山海公馆位于深圳南山赤湾片区,项目三面环山,一面面海,建筑散落布局在场地内,以东南、西南朝向为主,让风带着山海的气息,从建筑中间飘过。建筑轻盈、流畅,像是城市中的秘境。
设计灵感源于“山林、扬帆、峰汇”,李白诗句“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我们希望抽象自然意向,融于环境,回应深圳的滨海属性,打造滨海国际人文住区,倾听山海之间的对话。
项目被城市道路分割成东、西两个独立地块。西区容积率约3.45,限高120米;东区容积率约4.86,限高150米;总建筑面积约19.5万㎡。
△ 效果图
项目地块小,功能复合,东区配套有商业及18班幼儿园;西区配套有社区用房及18班幼儿园;绝大多数的户型都能够满足至少有两个卧室空间和餐客厅的空间,能够看海朝南。双卫、全凸窗等细节设计,让每个居住空间与景观互动。
建筑立面采用玻璃幕墙窗式设计,从街景上来看,整个玻璃面完整和通透,反射天光云影。山墙面用的是白色铝板,有一些微微的错动。干净整洁的铝板和幕墙窗体系,营造了公建化的立面,体现纯净的细节品质。
基础信息
【总占地】约 3.62万㎡
【总建面】约 19.5万㎡
【产权年限】70年(2023.3月-2093.3月)
【总户数】814套(首推西区334套)
【容积率】约3.45
【层高】3.1米
【主力户型】约111-174㎡ 4-5房
【梯户比】2梯4户、3梯6户
【总层高】36层、37层
【使用率】约88%
【均价】约7.5万
【车位】365个(1:1.09)
【管理费】7.8元
【交付标准】精装
【交楼时间】2026.6月
【开发商】深圳粤美投资有限公司(金众地产集团旗下)
项目地址:深圳南山蛇口·赤湾三路与港航路交汇处(2/5号线赤湾站200米)
【双湾交汇 城市战略前沿】
作为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赤湾占据前海湾和蛇口双湾交汇处,是两大中心组团双向奔赴的融合地带,是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和国际性枢纽港,既可享前海发展利好,亦可享蛇口国际生活配套。
【蛇口豪宅带 高端生活圈】
项目坐落于蛇口豪宅带,半山臻境、山语海、鲸山觐海、汉京九榕台、兰溪谷、龟山别墅等众多豪宅择址于此,进阶高端圈层生活。
【蛇口国际海洋城 南山下一个增长极】
蛇口国际海洋城--海洋科技、海洋文化、港口经济、邮轮经济产业聚集地。赤湾作为“蛇口国际海洋城”三大主要承载区之一,与太子湾片区、蛇口片区共同融入深圳“大空港-前海-蛇口”西部海洋科技创新走廊,定位为“赤湾海洋科技创新区”,探索建设海洋科技园、赤湾海洋风情小镇,创新布局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极地开发等海洋潜力产业,培育孵化一批海洋创新型企业。
【立踞商荟 咫尺繁华】
📍社区自带特色商业,下楼即享商业繁华
📍一路之隔约4.6万㎡赤湾汇商业(建设中)
📍直线距离约1.8公里享约46万㎡太子湾高端商业(建设中),如K11、兰桂坊等
📍直线距离约2.2公里抵达约100万㎡海上世界
📍直线距离约2.6公里抵达南海意库创意园
📍2站距离抵达前海印里商业、前海世贸中心;6站距离抵达万象前海、前海卓越intown;7站抵达前海山姆会员商店等商圈
📍直线距离约6公里范围内分布有花园城、海岸城、宝能太古城、来福士广场等多个大型shoppingmall
【周边高端休闲生活配套】
📍湾区最大歌剧院-约22.2万㎡深圳歌剧院(建设中)
📍涵盖30余种潮流体育娱乐项目的湄南河体育小镇
📍深圳顶尖创意产业发生地-蛇口价值工厂
📍深圳市区内粤港澳自由行指定停靠的游艇会-深圳湾游艇会
【周边教育信息展示】
🔘周边教育信息介绍:社区自带双18班幼儿园、距离约280米南二外赤湾学校(九年一贯制)、深大附中高中部、北师大南山附校高中新校区(即市第三十高级中学,建设中)、另、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中)。
🔘国际教育信息介绍:南山中英文学校、SIS太子湾校区、深圳贝赛思国际学校、深圳前海哈罗港人子弟学校、维思顿国际蒙特梭利学院、深美国际学校、深圳曼彻斯通城堡国际学校、科爱赛国际学校。
【咫尺地铁,畅达全城】
🔘步行距离2/5号线赤湾站约200米,一站即达蛇口太子湾、两站铁路公园(前海)【接驳深圳首条环形地铁15号线】,执掌蛇口+前海双湾生活圈;临近12号线/28号线(规划中)/24号线(规划中),串联前海、后海总部基地、宝安中心、留仙洞总部基地、福田香蜜湖、深圳北站总部基地等城市价值核心区
【多维路网,繁华无界】
🔘干道环伺:约1.5公里范围内有兴海大道、南海大道、望海路、港湾大道、月亮湾大道等干道,直抵前海、宝中、福田
🔘4隧道:妈湾跨海隧道(建设中)、望海路快速路改造工程(建设中)、东滨隧道、新小南山隧道(规划中)
【城市动脉,至所未致】
🔘畅达深港:临近太子湾邮轮母港、深圳湾口岸,畅享深港双城生活圈
【自然人文 大美臻境】
⛰三山为庭:大南山,负氧离子浓度高达5000/cm³,与小南山、赤湾山三山林立,城市绿肺环抱,轻松鲜活富氧呼吸
🌊一海为院:伶仃洋天然在侧,黄金海岸线前沿占位,感受妈祖文化、见证郑和下西洋的远航足迹
🏞七园为邻:约2公里范围内,有大南山公园、小南山公园、文天祥纪念公园、华英路景观公园、赤湾公园、兴海公园、月亮湾公园等公园环伺
⛩人文沉淀:项目周边遍布历史遗迹,有文天祥纪念公园、天后宫、赤湾烟墩、左炮台等,见证宋明清三个时代的历史印记
【41载深圳建工 不负铁军荣耀】
深圳建工创立于1983 年,被誉为“特区建筑企业标兵”,荣获19座“鲁班奖”,是深圳市民中心、宝安机场、南方科大、广州白云机场等地标的建造者,筑就众多精品工程
【36载匠心金众 精工筑美湾区】
金众地产成立于1988年,传承深圳建工铁军精神,获“深圳地产10年最具影响力品牌地产商”荣誉,36年布局全国,深耕湾区,打造众多口碑项目,2023年金众第三座TOP级公馆系全新之作首印蛇口,传奇再续,礼献湾区
【先锋立面 时代美学】
沿袭精工美学品质标准,融合“山林、扬帆、峰汇”元素,兼具错动和韵律感的建筑设计,打造时尚“城市天际线”
【威仪门庭 极致尊崇】
以东方雅韵为出发点,从尺度、比例、制式、材质等细节方面,将新中式建筑精髓与当代格调完美融汇于大门之中;极致挑高尺度,尽显恢弘气度
【四重园境 诗意东方】
打造“礼序迎宾、移步异景、和光庭越、拾趣时光”四重归家礼序;科学正统围合式布局,营造社区生活第二中心
【纯粹住区 理想环境】
以住宅产品为主,充分保证居住的舒适度,回归更纯粹的居住环境
【超舒居尺度设计 优质朝向风光户型】
建面约111-174㎡4-5房 高端品质改善产品
🔘优质朝向:西南/东南楼栋布局,保留更佳的采光及景观视野
🔘全屋飘窗:全屋房间、厨房都配置飘窗,更多灵动空间
【户型图】
金众.云山海 坐落于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招商街道赤湾六路与港航路(郑和一路) 交汇处,项目共两个地块(宗地号K104-0043、K104-0044)(东区、西区),总用地面积约3.6万㎡,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9.5万㎡,其中计规定建筑面积约19万㎡,包括住宅、商业(800㎡)和幼儿园等配套用房。
“好房子”要怎么建?
从今年期间的讨论到5月起新规范正式落地实施,无论是各地政府还是房地产企业,都把建设“好房子”当成未来房地产项目的销售“秘笈”,就连一些已经开盘的项目,也紧急按下暂停键,重新规划设计,赶上“好房子”的第一班车。
与此同时,“好房子”建设的风潮也吹进了老旧房子的市场。5月2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有关情况,部署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同时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努力把老房子、旧房子也改造成好房子。
但究竟什么才是“好房子”?“好房子”应该怎么建?它不仅影响着购房者的“下单”动力,也左右着未来住房项目的成本和利润。
界面新闻通过走访了解到,当前市场“好房子”的标准涵盖层高、电梯、隔音、智能化、绿色化等多个维度,新规范对此有明确标示。但从当下这一过渡时期来看,虽然越来越多的品质优、设计新的住宅项目涌现,但各个项目在“好房子”上下的功夫差异较大。
层高是《住宅项目规范》最受关注的一个维度,也是“好房子”的一个显性特点。《住宅项目规范》规定,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得低于3米,卧室和起居室的净高不得低于2.6米,局部净高不得低于2.2米,且其面积需控制在室内的三分之一以下。而在此之前,按照2012年版的《住宅设计规范》规定,住宅层高宜为2.8米。此次“不低于3米”的规定将整体层高提升了0.2米。
界面新闻了解到,今年很多开盘的项目,已经执行了新的层高要求,并随之对室内设计进行了调整。包括增加了中央空调、地暖、更具设计感的吊顶等占据层高的室内设备,而以往因为层高在2.9米左右,地暖等设备并不是标配。
此外,新规范还提高了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将卧室、起居室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指标“不应大于75分贝”提升为“不应大于65分贝”。还提高了建筑外窗的隔声性能,较现行标准提升了5分贝。
位于酒仙桥的中海·萬吉玖序十分强调这一建设标准。据该项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中海·萬吉玖序采用某知名品牌的超静音管道以及专业的卡扣件,极大降低管道中水流噪音和回声。另外在管道上还包封了隔音棉,同样能降低水流噪音。
门窗也是阻隔室内噪音的关键。中海·萬吉玖序方面介绍,该项目的窗户采用三玻两腔,在三层玻璃中间还填充了氩气。“当噪音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外窗静音效果大于35分贝。”上述工作人员说。而入户门的门角填充了膨胀珍珠岩,既可以隔声也可以隔热。此外,无论是外墙还是室内隔墙,都采用了隔音效果更好的材料,不仅隔绝外部噪音,也隔绝房间与房间之间的噪音。
从上述介绍内容可以看到,房地产企业对产品细节和“好房子”建设标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仅是上述这一高端住宅项目如此,其他住宅项目也在结合自身优势匹配“好房子”的特点,并将其更系统、更详细地传达给购房者。
新规范重构产业链
如果说层高、隔音等要求更高的建设标准是住宅产品的显性因素,很容易成为购房者首先关注的点,那么智能化则是“好房子”的隐形因素,在未来更加科技化的社会中,智能化可以带来更深层更完善的居住体验,而这种更深层次的建造变化会带来产业链的重新搭建。
同样以中海·萬吉玖序为例,该项目在室内配置了由中海科技研发的看板系统——小海同学,可以记录家中所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即便多年之后,也可以找到维修、使用的相关信息。“它是全屋的智能中枢,既可以兼容房屋交付时所配置的各种设备,也可以兼容未来改装时新配置的设备,而且未来还可以不断升级。”中海·萬吉玖序的工作人员对此表示。
界面新闻走访其他项目时发现,虽然很多项目都提供智能中枢的设备,但其智能化的程度不同,通州一项目的智能中枢无法兼容后续添置的新设备,在监控、掌握全屋设备使用说明等功能上也不太一样。
另外,针对老人和小孩,也有不少住宅项目装设了相应的监控系统。其中中海·萬吉玖序配置了毫米波雷达监测系统,如果老人、小孩跌倒或者出现异常体位,该系统就可以及时报警,而且相关信息还会通过APP直接传达给家人。
一位近期在看房的购房者表示,家中老人年纪大,这种实时监控能够很好地解决未来可能遇到的意外。但在看到配备了检测系统的住宅项目之前,他们没想到原来室内的设备可以这样便捷。
房地产企业也看到这些新设计即将带来可观的购房转化率。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诸如检测设备、全屋系统检修、智能门锁、燃气监控等系统,未来将会成为趋势,不同配置的住宅产品,其搭配的智能系统也会有所差异,这就拉开了不同住宅之间的差距,也让新房与二手房之间的差距拉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同质化竞争,拉动二手房买家转向新房市场。
除了硬件的调整,社区的软件调整也需要紧跟市场需求,比如社区运营要更加创新,但这一点很容易被行业忽视。
在天津万科副总经理胡宸恺看来,以前房地产建造一个住宅项目,其逻辑是开发和建造的逻辑,物业管理也相对粗放,但是现在要转移到运营的逻辑上,要对一个社区进行经营和运营。
“以前住宅项目是单核生长,主要看周边配套大体上是否便利,如今要更多地考虑小区门口的乐居商业,比如咖啡馆、花店、便利店、面包店等,甚至是用户不用出地库就可以直接和这些商业有交集,而且这些商店还会不定时组织针对社区居民的活动。”胡宸恺说。
从规模扩张、简单复制产品到围绕购房者需求而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建设标准,房地产企业正在借助“好房子”政策寻找更适配的商业模式和建造模式。而在这些改变背后,新的产业链也正在形成。谁能最快打通这条产业链,谁才有可能在“好房子”建设中取得优势。
但此前在较大的成本压力下,智慧住宅打造的动力略显不足,未来要做智慧住宅,开发商也需要重新搭建供应链。“像华为、海尔等企业的市场灵敏度非常高,在智能化方面已有很强的技术基础,很容易与开发企业形成合力。”刘冰洋相信,如果智慧住宅的产品打造符合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这些智慧化产品的链条会很快走到一起,这将成为房地产行业的机遇,而不是挑战。
另一方面,这些“好房子”的推出,也会给后续的住宅项目提供参考模版。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当前一些豪宅项目并不是代表整个市场,“好房子”也不代表价格贵,但这些豪宅项目采用的好的设计和设备可以成为其他不同价位住宅项目的标杆。
据界面新闻了解,早在去年,中建集团就把建设好房子的模版搬上了行业展会,也获得了不少好评,在这个基础上,中建集团把“好房子”的技术全方位落地,才有了中海·萬吉玖序等33个“好房子”项目(第一批试点)。
增加的成本谁来买单?
“好房子”的政策齿轮开始转动,房地产企业和购房者都乐于见到“好房子”带来的市场活力,但建造标准的提高,也将带来成本的增加。
业内人士王先生表示,目前很多新房产品,尤其是改善类的基本都满足新规,现在主要是从文件上明确了,“从市场影响来看,更多的可能和建造成本有关,比如2.8米和3米虽然看起来就差0.2米,对楼层高的高层建筑来说,可能会少一层房子,少卖一层,利润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华润置地北京分公司也告诉界面新闻,建设“好房子”,要考虑到建筑成本(如梁柱、楼板、维护结构等)的增加,同时应系统考虑消防等一系列规范适配度满足好房子标准要求,对企业成本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此表示,未来“好房子”建设标准愈发完善,成本大概率还是由房地产开发商自己承担,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政策需要关注到这一点,可以在土地出让、营商环境、金融等方面一定支持,比如通过下调地价让开发商有更多空间开发好的产品,把利好释放给购房者。
从当前的情况看,政策能提供多大程度的支持仍是未知数,房地产企业更需要从自身降本增效,形成建设“好房子”的系统化解决方案便是可行的途径。
据界面新闻了解,中海的“好房子”核心模型从客户角度出发,形成了十六大科技体系,包括全屋体验系统、主动调节系统、数字智居系统、房屋耐久系统、能源运维系统等,可以系统性解决居民的切身通点。在这个系统里,既有中海自己的living智选体系,同时还中与诸多企业形成了合作关系,包括海尔、 科勒、老板电器(20.030, -0.09, -0.45%)、支付宝等等。
“中建集团的优势是其全产业链加上集成化,他们有自己的供应链公司、科技公司、多个设计院,加上工程局可以覆盖装饰装修,已经有了适配‘好房子’的产业链,因此即便建设标准提高了,也未必会带来成本的明显提升。”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称。
一位房地产从业者也表示,在预判客户居住需要的同时,房地产企业要用一个全新的建造体系和供应链去建造新产品,只要把这个过程中的产品采购体系调整好,降本增效就会实现。
“我们必然会经历一个时代,就是用更低的成本和更新的技术做出更好的体验,这是房地产行业始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胡宸恺说。
免责声明: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请联系营销中心:400-835-2501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