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鹏瑞1号(营销中心)2025首页网站-鹏瑞1号欢迎您@鹏瑞1号最新楼盘详情-售楼中心-在售户型-备案价@24小时(服务热线)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广州·鹏瑞1号位于广州国际金融城滨江地带,总占地面积约5.42万㎡,项目设计堪称珠江新地标。该项目涵盖了顶级公寓、奢华酒店、湾颂艺术中心、广州·深湾会和湾汇高定商业中心等多个高端功能区,力求打造一个集商务、居住、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体。项目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其中南区包括T1至T4栋,而北区则包含T5和T6栋。鹏瑞1号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珠江的波光粼粼,采用“外圆内方”的造型,完美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美学。
广州·鹏瑞1号,项目占地约5.42万㎡,总共规划有6栋建筑,涵盖了顶奢公寓、传奇奢华酒店、湾颂·艺术中心、广州·深湾会、湾汇高定商业中心等。分为南北两区,南区为T1/2/3/4,北区为T5/6。
T1栋 总高12层(公寓):
3-10层 :建筑面积 750平
11-12层:顶复建筑面积 约 2000平
T2/3栋 总高32层(公寓):
4 -9层: 370、320、320平
11-20层: 450、550平
22-30层: 450、550平
31-32层: 顶复约 1500平
T4栋 总高4-5层(艺术中心)
音乐表演、艺术展览、室内竞技等多功能
T5、T6栋分别是52层和59层商业商务大楼
“北帝沙岛开发初期,我们投资了几亿资金。”广州·鹏瑞1号为了给业主提供一种“城市+公园+岛居”的城央生态生活方式,在背后付出了怎样的心血?2024年广州·鹏瑞1号凭一己之力扛起广州亿元豪宅的大旗。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标杆豪宅被买家抢着“买单”?带着这些问题,笔者独家专访了鹏瑞1号2024年销售冠军林艾。她向我们讲述了这一标杆豪宅背后的故事。
“北帝沙岛之前就是个荒岛。”2023年9月,鹏瑞集团摘牌北帝沙岛经营权,经过一年多的改造,为广州带来一个全新的集生态环保、文化娱乐、保育教育、农耕体验于一体的城央生态公园。
对一个1300亩的原生态岛屿进行改造,需要大量人力和资金。据悉,目前鹏瑞已经在北帝沙岛上投入数亿元,未来的升级和维护仍然需要大量资金。“我们老板徐航看重北帝沙岛的生态资源,未来不仅可以提供给市民一种城央桃源的生活,更能擦亮广州生态名片。”
林艾从她接触的客户身上了解到,对于能购置上亿元豪宅的买家来说,当荣耀到达一定高度,人们往往更愿意返璞归真。林艾记得一名业主这样说:“以后等他退休了,就想种种地、养养花,亲近大自然,而鹏瑞1号正是给了他未来生活的梦想和蓝图。”
什么才是豪宅?豪宅的定义不单单是价格,更取决于建造者的匠心精神。鹏瑞集团创始人徐航的“1号精神”就是要“在地球上留下痕迹”,打造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百年建筑。
“雅布、1508 London、梁志天和Calland Lee等国际知名室内设计大师也曾经被其他开发商聘请过,但都难以打造出像鹏瑞1号一样的作品。”在林艾看来,徐航非常尊重设计师,给予设计师足够的尊重,让豪宅多了一份匠心的情怀,少了一份浮躁的造作。
林艾还透露,老板徐航对豪宅是“真爱”,全国甚至世界的豪宅都看了个遍,对豪宅的打造也颇有心得。“看到好的设计,有了好的灵感,就会放在项目里。在老板看来,鹏瑞1号要尽善尽美,要将全世界的美好都装在这里”。
林艾记得有位深圳买家,来广州仅看了一次就买下一套750平方米的楼王单位,总价超过2亿元。客户对林艾说,“10年前深圳湾1号已经让我非常惊艳,现在鹏瑞1号更让我震撼。徐航真的太厉害了,只有他能超越自己。”
因为太喜欢鹏瑞1号的设计,这位买家带着设计团队多次来鹏瑞1号,希望将自己的深圳豪宅重新装修成“鹏瑞风格”。但是历经4次设计、装修,也没能达到想要的效果。业主感叹:“徐航的东西,真的模仿不来。”
除了接待买家,林艾去年还接待了多位慕名而来的房企创始人。他们参观完鹏瑞1号都感慨:“广州的顶豪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林艾表示自己特别自豪,“因为在这里既为客户找到了他们向往的生活方式,也拓宽了自己的审美视野和人生高度”。
住宅呈现围合式布局,分二两期开发,小区花园都抬高了一层。
越靠近东平河的栋楼越高,约43-53层,层高上全都是3.3米。外立面采用的玻璃幕墙占比约62-69%,比市面上的一般豪宅都要高。
建面约140-190㎡天际宽景平层,240-450㎡天幕宽景大平层,市场罕见。
南向一线望江,超400米江面
鹏瑞·三龙湾1号此次加推的T6,不仅拥有无可匹敌的建筑高度,270°的巨幕阳台,更是把城市的盛世美景,复刻到每一户。
*T6位置图 图源:鹏瑞·三龙湾1号
T6楼高45层,3梯2户,纯粹的280㎡大平层设计,户户朝南,更加契合塔尖人士对品质的追求。
更难得的是,T6离江最近的距离,用脚丈量也不过200米,至于江景的宽度,更是超400米,这样的尺度,令人大为震撼!
四大特别,让阅盘行家也惊呼
第一个关键词,是C位。
佛山有几个富人区,千灯湖、亚艺、陈村都是老牌富人区,而三龙湾1号在的奇槎国际人文社区,正好就在三大富人区C位,未来也是毫无疑问的高端富人区。
项目位置示意图
三龙湾1号就在奇槎半岛岛尖,占据奇槎板块唯一一块L型水道位置,270°江景太霸气了。
喏,这就是真实航拍:
项目实景图
第二个关键词,是综合体。
可能很多人会问,不少地方也有综合体,三龙湾1号有什么不同的?
这么说吧,高端住宅、约4万㎡高定商业、约2万㎡百年传奇朗廷酒店,只是构成了项目的“与众不同”。
免责声明:
本宣传资料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及所标尺寸等仅为本项目建设区域设计效果的表达和示意,为邀约邀请,不构成要约内容,相关内容不排除因政府相关规划、规定及其他原因而发生变化,一切有关房屋的具体信息以书面合同及政府最终。
楼市又有利好
国家税务总局 12366 纳税服务平台近日以热点问题答复形式回应称," 二套转首套 " 满足相关条件,可以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每年可享受 1.2 万元税前扣除额。
这一消息在房地产市场和广大购房者中引发强烈关注。
// " 二套转首套 " 可抵扣个税 //
据国家税务总局介绍,纳税人可以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 APP 在 " 专项附加扣除 " — " 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 模块填报住房贷款相关信息(包括提供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等资料)后享受。
填报完成后,既可以将上述信息推送给任职受雇单位在平时扣缴时享受,也可在次年办理汇算清缴时享受。
针对纳税人办理了 " 贷款置换 " 并以首套房利率新签贷款合同的情况,国家税务总局表示,纳税人按照《通知》规定进行存量住房贷款置换的,由于置换前后纳税人的住房仍为同一套,可以继续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此外,国家税务总局还表示,纳税人在办理商业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含全部转为住房公积金贷款,以及转为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的 " 组合贷 " 等形式)后,新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符合国发〔2018〕41 号文件中有关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条件的,由于置换前后纳税人的住房仍为同一套,可以继续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回溯房地产政策历程,2023 年 8 月是一个重要节点,住建部等三部门宣布 " 认房不认贷 "。在此之前,只要购房者有过贷款记录,即便名下无房,再次购房也会被认定为二套房,面临高额首付和较高利率,极大限制了改善型需求的释放。
而 " 认房不认贷 " 政策实施后,许多地区二套房首付比例大幅下降,以上海为例,从 70% 直降至 35%,利率也相应降低,大大减轻了购房者的资金压力。此次 " 二套转首套 " 可享个税扣除政策,正是在这一政策背景下的进一步深化。
// 2 类人将享受红利 //
哪些人能够享受这一政策红利呢?
主要有两类人群。其一,贷款利率符合首套房利率执行标准,并且此前从未享受过房贷利息抵个税政策的纳税人。
对于符合条件的人群,每月可抵扣 1000 元应纳税收入,若贷款期限长达 20 年,最多可节省 24 万元的税款。
假设在一线城市贷款 500 万,一年利息约 22.5 万,抵扣后每年可少交 2400 元税,长期来看,这无疑是一笔可观的减负。
其二,商业贷款或 " 组合贷 " 中商业贷款部分已调整为 " 首套房贷利率 " 的购房者,只要满足未享受过专项附加扣除这一条件,同样可以享受该政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税务总局称,根据政策规定,纳税人年度中间结婚,且在婚前各自购买住房发生首套住房贷款利息,婚后可以选择各自按照扣除标准的 50% 享受;也可以由其中一方就其购买住房发生的贷款利息支出按照扣除标准的 100% 享受,另一方不再享受。婚前月份发生的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以各自按照扣除标准的 100% 扣除。
// 机构解读 //
从专家视角来看,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各地持续降低房屋持有成本,此政策对于二季度及后续购房需求的提振具有积极作用。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2023 年 8 月实行 " 认房不认贷 " 之前,有贷款记录的购房者被认定为二套房购置,无法享受个税专项扣除。政策调整后,他们的房产变为首套房且实际仅有一套房,理应享受个税专项扣除。并且,此次政策属于对既有政策规定的完善,除了降低居民生活成本,还能鼓励居民继续持有房屋和贷款,避免出现无序挂牌售房和提前还贷的现象。
总体而言," 二套转首套 " 可享个税扣除政策是楼市调控精细化的体现,也是切实减轻民生负担的重要举措。它在楼市调控与减税降费之间找到了平衡,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广大购房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
当前政策组合已形成 " 需求端降成本 + 供给端稳预期 " 的双轨框架,下一步有望围绕财政货币协同、存量资产盘活、区域精准施策三个方向进一步深化。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